走进传说
玛雅预言说,太阳纪有五个循环,一旦太阳经历过5次死亡,地球就要毁灭。我们的地球已经历四个太阳纪,而第五太阳纪在历经玛雅大周期5125年后,将迎向最终,就在2012年12月22日前后。
所有的繁荣将瞬间逝去,所有的辉煌将烟消云散,所有的生命将戛然而止,只有诺亚方舟里的人会安然无恙。在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能做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实现传说,要么改变传说!
实现传说,需要登上诺亚方舟才能获救!历史上,诺亚之所以能得到上帝的启示建造方舟、逃脱大洪水的灾难,就在于上帝认定他是好人,没有人性的恶与丑。因此,2012的隐喻,方舟船票的内涵,正是社会的一种救赎之道。只有扫除我们灵魂中的龌龊和肮脏,改掉旧疾与恶习,才能获得登船的机会,抵达平安的福地。
改变传说,意味着能够化解灾难,这需要我们共同携手、戮力同心才能完成。灾难是上帝对人类犯下罪孽不满而发动的,要想有转机,我们必须努力积累良善、修正自我!拯救之路是艰辛而痛苦的,但是没有任何捷径可以替代。
其实,无论是实现传说还是改变传说,它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片新的希望,一次质变的契机。因此,2012既是末日更是创世纪,既有绝望的色彩更有曙光的明媚。我相信,假如真有这样一次洗牌,人心会更纯洁,乾坤会更清朗,世界会更光明,这样的“身后”正是我们“生前”所盼望的图景!
前世今生
一次枯荣,即是一世;十世轮回,归于尘土。有宗教说,人是有因果循环的,前世的宿命或许就是今生的写照。
朋友曾拉我一起算卦。“大师”说,朋友前世是皇宫贵族,而我前世是一个读书人。朋友非常自豪,我也非常开心,因为前世与今生竟是如此契合!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读的是《水浒》。各路英雄豪杰的侠肝义胆,“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豪爽大气,让我觉得酣畅淋漓、无比痛快。有一次,读到关键处,我竟然忘记了上学。老师找到了家里,反映我逃学的“壮举”。父亲扬起手就要打,我边躲闪边解释,“不是有意逃学,确是《水浒》读得入迷”,父亲听着这句话,手扬在半空,犹豫着没有落下,脸上的怒气渐渐消退,甚至有了一丝笑容。有了父亲的“撑腰”,我读得更入迷了。多少个晚上,屋子里点着油灯,母亲在床上做着针线活,我趁其不备放下课本读起了《水浒》。书越看越起劲,读到宋江被奸臣高俅下毒所害,我心被掏空般疼痛,这个寄寓着我浓厚感情的主人公怎么能死呢?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母亲慌乱地问:“怎么了?”我抽泣着说:“宋江…死了。”然后抑制不住地嚎啕大哭……
沉醉在书中,我有着别样的快乐。然而,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瘠的年代里,想随心所欲地找一本书确实难上加难。上初中的时候,我因为酷爱读书而迷上了语文,还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整天都在琢磨怎么能多收集一些好词,也写出小说里的气象万千。想得多了,就对语文老师办公桌上的那本红色字典动了心思。那时候,一个学校里也不过几本字典,珍贵得很。但我还是鼓足勇气向老师提出了请求:“能借借您的字典吗?我要把字典里所有的好词都抄下来。”当然,在老师爱莫能助的眼神里我知道,请求没有得到批准,当时悻悻然离开办公室的沮丧心情今天记忆犹新。
我们时常批判这个时代的物质泛滥,然而想想过往,想想那些对书无限渴望又无限失望的日子,我们对今天的幸福就能多一份知足,多一份珍惜。2011年里,我废止了网游而专攻小说,每天的平均休息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除了吃饭、工作,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读书。在单位读、在家里读,用电脑读,捧书本读,读得忘乎所以、不舍昼夜。
然而,2011年,书业的现状却很不乐观,五成以上的民营书店已难以为继,行业走到了生死边缘!光合作用、第三极、风入松……知名品牌纷纷倒下。还记得数年前光合作用董事长孙池在领奖舞台上,昂着头、背着手,像小学生般地背诵自己的梦想,要把书店开到珠峰脚下,要开24小时的便利书店,让人们像随时都能有吃有喝一样随时可以阅读……唤起了多少读书人的共鸣,代表了多少书业人的心声!民营书业曾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最活跃的板块,今天却如此凋敝萧条,不禁让人倍感遗憾、扼腕叹息!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一个世纪之前,翰林著名学者张元济的这句金玉良言,携带着来自历史深处绵长的书香,显得愈发浓郁。然而,在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中,袅袅书香正渐行渐远。这是时代之痛、民族之大不幸!我这个“读书人”还能轮回几世?在我的身后,还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书香吗?
善恶不报
在图书匮乏的年代里,课本也是珍贵的礼物。每次发下新书,我都激动不已。语文课本里的精彩纷呈,历史课本里的惊天动地,还有许许多多新鲜的知识,是那样让人沉醉迷恋。哪个人不是读着教材成长起来的呢?对于教材我们充满神圣的感情,对教材的编著者、出版方都怀有由衷的敬意。
然而,在2011年,教材社与教辅人的版权之争陡然转盛,造成了行业的混乱。据说个别民营书企主动向教材社缴纳了大量费用,要求教材社为其授权,然后对授权进行限制,对未获授权的进行打击。当行业里纷纷对这种做法质疑的时候,我还觉得难以置信,但紧接着恐吓和打压就降临了。
教辅向教材缴纳版权费,完全可以像卡拉OK那样来操作,各家开放式地根据点播量来缴纳,具体标准应由版署制定。而教辅过多过滥的问题,可以通过监管质量控制价格来实现优胜劣汰。这样既保障了教材社的利益,也能让整个行业受益。如果教材社授权决定教辅人的存亡会造成企业对行政部门的权力越位,而个别授权会造成教材社与大多数教辅人的对立,这样的结局恐怕是教材社也不愿意看到的。如果传说属实,那么个别民营书企为了一己私利置别的企业于不顾、置整个行业于不顾的做法,显然是不够善良的。然而,不善的行径却获取了收益,左右了政策,掀起了行业里的腥风血雨。
2011年里,包括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在内涉及人民群众安全的问题频频出现,但是处罚太轻如隔靴搔痒,犯罪成本太低,使肇事者无所畏惧。恶无恶报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人行恶取利,造成了行业的灾难、社会的不和谐。
一系列的“彭宇案”则是善无善报的典型。一位老太倒地摔成了骨折,彭宇将其扶起并送到了医院,由此产生了纠纷。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主审法官用来结案的推理令人愤怒!主审法官说:“如果这个人不是你撞的,你怎么可能去扶这个老太太呢?”天津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而被判赔10万元,法院判决的理由是“被告距离原告只有4、5米,原告倒地定然受其影响。”这简直是在用法律的形式毁灭民族的良心。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乾坤之私是不是因为“时候未到”?假如一切要在2012年来实现,恐怕谁都无力回天!
我们以为,一个有善行的人或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是希望别人发展、希望行业发展、希望国家发展的,他绝不以排斥别人为前提。世纪金榜倡行的是:推己及人、利人利己;成人达己、成己为人。如此,善才能得以弘扬,恶才能渐行渐远,身后的人间才能回归正道!
国耻当立
善有恶报,于是有了13亿人扶不起老人,于是有了小悦悦事件。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才将悦悦抱离街心。
这一天应当被定为中国的国耻日。据说,小悦悦视频在国外被恶意传播,成为了外国耻笑中国人缺乏道德的证据。事件发生后,有些人否认“道德滑坡”,坚持说国人素质没有问题。直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站出来呼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直面错误比一贯正确更可贵。还记得2008年,在国难面前,全体中国人和衷共济、不可战胜,那份万众一心的情怀令人怀念。相信在国耻面前,我们的民族也能够将向善的力量全部激发出来,守望相助、伸手驰援会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行动。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的努力,正是中国的方向!”面对现实,我们更应当从“指责”转向“践行”。
在金榜论坛上,小悦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同仁们的真情发言,使全体世纪金榜人的灵魂都得到了一次净化。在大家的推动下,《世纪金榜“拒绝冷漠”实施条例》出台了。《条例》规定:世纪金榜同仁在别人遇到危难时要主动援助,凡救人性命者,公司给予一万元奖励,若有人因此遭到讹诈,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条例》出台后,2011年11月7日,编务部刘法跃老师在回家途中,突遇交通事故。大客车翻向一侧,许多乘客掉进了冰冷的河流。他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一次次跳进河流救人,看到有漂浮物,他主动让给别的乘客,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多位乘客在他的帮助下得救了,他却冻得瑟瑟发抖、浑身颤栗。作为《条例》颁布后的第一位英雄,刘法跃受到了全体同仁的尊重与爱戴。
另外,我们还看到了“最美妈妈”、“最美女孩”,看到了“北大撑腰体”,看到了张朝阳给陈贤妹颁奖时的惊天一跪……相信榜样的力量能打动人心,冰冻的道德能恢复暖意,而那将是民族之幸!
公平正义
2011年下半年,教材与教辅之争在法律和政策上尚无定论,版署对引起误解的说法做了补充说明。然而,个别人却利用政策的歧义和空白对最应该尊重的、最无需承担责任的学校进行粗暴威胁:“使用未获教材出版社授权的教辅资料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一时间,许多学校无书可订或者想订不敢订,学生无书可用,教学陷入被动。使用者无罪,学校和师生既无辜更无助,他们不得已翻印图书,学生学习成本急剧增加,却只能使用粗制滥造的材料,印厂的正常业务也遭到了破坏,这引起了行业的一片混乱。
2011年11月,在山东书业商会的一次会议上,一家印刷厂的负责人说道:我就不信我会死掉!那坚毅的神情、悲壮的语气,让我刻骨铭心。
2012年1月5日,在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的一次会议上,金太阳总裁陈东旭痛心疾首地谴责不公不义者:“你们可以毁坏一个行业,但总不应该毁坏一代孩子。”动人心魄、振聋发聩!
2012年1月8日,清华大学发布2011年度“社会进步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并要求以改革的名义获取利益,由此引起一般民众对改革的抵触,导致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问题的不断积累。
在2011年终的财经峰会上,诺贝尔奖得主、百岁老人科斯曾深情嘱托:中国苦苦追寻富强之路的征程,依靠的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随着对市场经济的追求,中国越来越回归到自己的文化根源,这个发展令人瞩目。
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能换来一次经济大繁荣,越是实事求是,我们越感叹公平、正义的重要。温总理曾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与之对应的是:“不公不义比黑夜还要阴暗!”
7·23温州动车事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民怨沸腾!事故的惨烈固然是人们所无法接受的,但群众更为不满的是调查处理的不公开和不透明。遮遮掩掩无法回应公众的关切,无法赢得公众的信任。无论有多大的罪责,都是个别人和部门犯下的,它并不代表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然而,政府经常“代人受过”,替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承担了太多,使自身的整体声誉受到影响,这是令人惋惜的。
有一段温州动车事故引发的感叹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唤,每次读到,总能让人热泪盈眶——“中国啊,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
等一等,愿灵魂得到休憩,扫除不公不义的阴霾!公平和正义是上帝宝座的根基,也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正义如江河滔滔!”
坚守信仰
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有学员问:党下一步要干什么?主任说:“这要看人民需要党干什么。歌词里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在人们的印象中,父亲象征着严厉、管理,母亲则象征着疼爱、服务,这个比喻也可以基本反映党未来的执政方向。”因此,面对发展中的困难,我想,必须要坚守信仰。信仰党,信仰政府,信仰改革开放,信仰正义善良。
当今,个别西方国家总是不改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对中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我想,中国最大的人权就是保障民生。我们能看到,近几年出台每一项政策举措,政府总是察民情、听民声、问民意、解民忧,时刻为民生所牵挂。可以说,党是最考虑民生、最讲究民权的执政党。面对这样的党,我们怎能不信仰?
在中央统战部学习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公务员谈到原本是想下海搏一番的,但最终胆怯了、退缩了。他说,非常羡慕有成就的企业家。统战部的领导一针见血指向他的痛处:“你是担心改革会倒退,怕政策变化有风险,所以才会退缩。从根本上说,这是缺乏信仰,缺乏对改革开放的信仰。”是啊,有信仰才会有胆魄,有信仰才会有坚持,有信仰才会有成功!
我曾就行业现状和发展困惑向一位领导倾诉烦恼,并征求他的意见。领导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模特的一字步能笔直前行,但我们平常人走路,却是往左一脚,往右一脚,但最终还是往前走了。我们的党也是这样,有时难免会左一点有时难免会右一点,但是始终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浩浩荡荡、滚滚向前。
在“影响济南”年度十大文化人物的颁奖现场,我曾表达了对圣人的仰望和追求。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一生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虽才不施展、理想抱负不实现,不怨天尤人、不愤世嫉俗,危难中坚守、乱世中思考、寂寞中沉淀……对照孔子这位圣师先贤,我们的信仰是否足够坚定,足够执著?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想到“我万万不能,而上帝无所不能”,我相信:阳光终会照进现实,在不远的身后,政策的光芒一定会照亮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