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宣讲”大有可为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网络] 浏览:[] 评论:[]
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让科学理论占领网络空间,是时代赋予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
理论宣讲也是一门“翻译活”,需要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变“文件语”为“家常话”,以“大众化”推进“化大众”。“互联网+宣讲”可以整合各种语言优势,用“网言网语”阐释抽象道理,用“俚言俚语”表达家国情怀,做到“中央的声音、群众的语言,理性的思考、感性的展示”,从而把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唠嗑”。这种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是避免理论宣讲“居高临下、自说自话”的一剂良药,有助于理论宣讲更加入耳入心。
空间虚实对接,相得益彰。“在哪里讲”“什么时候讲”,也是理论宣讲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互联网+宣讲”打通了线下线上,实现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无缝对接,推动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可以说,理论宣讲上了网,理论传播也就实现了24小时不断线。“互联网+宣讲”的互动功能,强化了宣讲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间的交流沟通,更利于理论的阐释和推广。特别是对理论宣讲大数据的开发运用,能有效提升宣讲资源的利用率、再生性,让宣讲资源产生最大传播效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