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策划如何适应“精益消费”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 评论:[]
当前,一般性的信息和知识随手可得,人们对付费信息和知识的“胃口”自然是水涨船高。信息“过剩”、时间“稀缺”,人们浏览信息和获取知识的耐心越来越有限。有调查指出,人们在一个网页上如果点击3次还看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基本上就会选择离开。
我们的读者,在享受在线获取信息、在线购买图书的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苦于在海量的、琳琅满目的信息中,难以快速地辨别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苦于在书海中、在一本本图书中,难以准确地找出符合自己需求、价值含量高的图书产品和有用的知识。
从这些现象来看,如果还不能说“精益消费”在内容产业也是呼之欲出,至少也可以说“精益消费”是用户之痛、读者之望。
那么,毋庸置疑,谁的图书策划,在适应“精益消费”方面做出的努力越多,谁的图书产品就越有可能获得读者的青睐,也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图书策划如何适应“精益消费”?或者说,如何让我们的用户和读者,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少的痛苦,发现所需的图书产品、获得所需的图书产品,并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少的痛苦从图书产品中得到所希望的全部内容价值呢?
显然,这里说的图书策划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图书产品的设计、生产、推广、分销、售后等产品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的策划。图书策划如何适应“精益消费”是一篇大文章,在此,笔者只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思考,不系统也不全面,旨在于引起同行们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与讨论。
一是简单、精确地提供读者所需的内容。
“精益消费”,简单说,就是消费者想要的是:不麻烦而且快速的解决方案。图书产品如果要向这个方向努力,首先就是要简单、精确地提供读者所需的内容。
从对接需求的角度来讲,要做真正的目标读者的需求调研,而不是把自己想象成目标读者,进而认为读者需要什么。如果你真正的深入目标读者群体做调研,你会发现想象与真实的差距。在去媒介的时代,出版商与目标读者建立直接联系成为可能、方式也多种多样。这为我们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提供了非常多的渠道和方法。
从对接需求的精确度来讲,就是要提高内容的价值含量。不求句句有用,至少要章章有精华。
从获取知识的体验来讲,就是能够让读者“简单”获取。要达到“简单”获取的效果,需在策划上投入的智力并不简单,编写的结构、内容的表达,版式的设计等等,样样都有大文章。
二是尽可能地、方便读者看到我们的产品。
从传统的方式来讲,读者通过书店的橱窗陈列和店堂内码堆、分类上架等方式来看到我们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以在重点陈列资源与科学上架、在封面及书脊设计等方面做好策划、做足文章,来方便读者看到我们的产品。
从网销的方式来讲,读者通过首页信息、排行榜单、各种推荐、关联链接等方式来看到我们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以在争取网页资源、上各种分类的排行榜单、丰富推广方式、完善图书的元数据等方面做好策划、做足文章,来方便读者看到我们的产品。
从新技术的应用来讲,读者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终端、网上搜索和各种社交媒体来看到我们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以在提升多终端适用性、提升搜索排行和社交媒体曝光率等方面做好策划、做足文章,来方便读者看到我们的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