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母 亲
母亲王氏,1米5的个子,今年53岁了,普通的靠卖菜和水果的小商贩,自1999年春,我上小学2年级时开始赶集,至今已有近15年了。
母亲主要赶我村周围的5个集,坪上、团林、碑郭、牛庙、泉头。阴历每月初二开始,五天轮流转。
母亲赶集的前3年,主要是骑着自行车,自行车后座两旁各挂着一个蛇皮袋子,后座上还绑上一个筐子,有时会带上一百多斤货物。坪上、牛庙、泉头还算近,在10里以内。然而到团林一个来回有36里,到碑郭一个来回有40里,母亲都是骑着自行车去的。每天天未亮,母亲来不及吃早饭,带上两个煎饼、一壶开水就出发了。到集上要占摊、拿货,然后卖货。赶集时,必须要早去占摊,去晚了就没地方可摆摊了,竞争摊位是赶集人必须过的一关,母亲常常为了跟别人竞争摊位而争吵,有时会被气得掉眼泪。每当此时,我的心里就会非常的酸痛。母亲有时因为太忙,早饭、午饭经常没空吃,一直忙到午后下集才吃点。那时连把太阳伞都没有,夏日炎炎,母亲靠一顶草帽遮阳;暴雨袭来,母亲靠几块塑料纸挡雨。那时家里也没电话,母亲没手机,母亲在外时一切都是未知,当下午我放学时见母亲还未归时,心里就充满了恐惧,常常胡思乱想,盼望着母亲平安归来。母亲,平安!
第4年,有一家卖菜的从临沂搬到我庄来住,他们有大货车。母亲就从他们家拿货,然后好搭他们的车去赶团林、碑郭集,这样就可以省些力了。可是货车驾驶室是没空位可坐的,母亲只能在车斗里,当然车斗里还载满了货,母亲就穿着大衣,斜着身子若即若离地倚靠在货上,手抓着绳子。有时车发动起来,母亲还未坐稳,在车的颠簸中,颤颤巍巍地坐下。此时,我的心与母亲的身体一起颤抖。母亲,坐稳!
第7年,母亲从邻村一个老头那里买了一辆二手嘉陵摩托,花了两百块,维修费又花一两百。摩托是用脚发动十下以内绝对发动不起来的那种,但当时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因为母亲以后赶集可以不用蹬自行车、不用爬车斗了。那时,摩托后面带着一个驮篓,车前面的弯梁处再放上一个装满货的蛇皮袋子,可以带上近两百斤货物。也是那年夏天,母亲赶碑郭集,在集上中暑热晕了,被人抬到卫生室打了一针才缓过来。母亲,安康!
第8年,母亲在赶集会来的路上出了车祸,身上碰到了多处伤痕。当时我父亲送我哥去贵州上学了,我在上高一,只有母亲一人在家,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着。母亲,坚强!
第10年,那是在我高考完的暑假,母亲买了一辆新的大陽三轮摩托。刚开始母亲不敢骑,是我先学会的,而后我带着母亲赶了一个多月的集。后来,我来到了济南上学,母亲最终还是学会了。车大了,货也多了,能拉上三四百斤了,母亲每天用车会拉上近十种货,除了水果蔬菜外,像瓜子、爆米花、豆腐皮等“副产品”也常带着。按母亲的逻辑,样数多了,一样卖一点,加上块也不少。
第14年,也就是去年,我的父亲从石雕厂不干了,因为没活干,于是跟我母亲一起赶集了。我的父亲胆小,且比我母亲大8岁,年老了,不敢骑三轮摩托,都是母亲带着他的。
直到今天,寒来暑往,父亲母亲每天早出晚归,风来雨去,靠一辆三轮车维持着生计,为我兄弟俩操劳着。
母亲这些年来因劳累过度,两年前眼睛神经发生病变,经常睁不开眼,过上一会才勉强能睁开,劝了好多次,别赶集了,可是母亲仍旧坚持着。母亲,保重!
母亲啊,孩儿好想好想让您好好歇歇,不用再外出赶集。
母亲啊,孩儿什么时候才能让您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
![]() |
|
![]() |
|